儒雅仁医梁克玮:以杏林之爱联结海峡中医药桥梁
清代喻昌《医门法律百・问病论》有言:“医,仁术也。度仁人君子,必笃于情。意思就是:行医,是一种有仁属爱心的技术,有仁爱之心,有修养的医生对病人一定会情真意切,满腔热情。行医不仅是安身立命的职业,也是除人病痛之仁术。医者仁心,梁克玮一直在努力践行这一信念。
笔者初见梁克玮医生,刚看完诊的他穿着白色的工作服迎面走来,带着银色边框眼镜,外表干净利索,口罩下的笑容亲切温和,儒雅而不乏亲切感,聊起自己的成长故事,梁克玮充满了感激与感慨。
梁克玮医生,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,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,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特种手法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,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。作为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会长,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海峡两岸中医药事业传承和交流,为台湾的医师学习和就业创造条件,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。
梁克玮医生是台湾高雄人自幼受中华文化熏陶,熟读四书五经,尤其热爱并于年少便立志学习中医药,发愿治病救人,造福一方。用梁克玮的话讲,自己的成长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循序渐进的,可以分为四个五年。第一个五年是学习,累积中医知识,第二个五年是跟师,做传统中医的继承者,第三个五年是交流,在青年时代慷慨激昂的年纪,为两岸铺路搭桥,第四个五年做创业与创新,将学习与工作经验做分享,带领团队让中医药走出去,服务社区,做中医+健康、养老、书店、文创……等的工作。正如他所说的那样,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取得中医学博士学位后,长期投身中医药事业的传播推广,心怀热爱祖国和对中医药事业传承发扬的情怀,为两岸中医药事业交流发展做出突出贡献。
鲲鹏展翅,长空无涯任搏击“爱一行,专一行”是梁克玮医生的职业信念,他始终认为,作为一名医者,将专业技术淬炼至精纯,是对患者最好的负责,同时,医者也要具备大胆求索创新和迎难而上的精神,要积极创造条件,更好为群众健康服务。因故乡台湾地处湿热之地,多数人受湿瘀所苦,在继承名老中医经验,临床守正创新同时,深入研究“湿痰瘀浊”致病机理,斡旋针药,悬壶京城,济世为民。临床上他主张“湿为病之端,痰为病之张,瘀为病之进,浊为病之重”,将手法、针法、药法,三法相结合,治疗骨伤科及运动功能疾病、呼吸过敏性疾病、虚劳证候疾病三类疾病。
大医精诚,妙手仁心结硕果梁克玮医生坐诊过程中,在询问患者情况的时候,他可以问父母,问孩子,问病史,但从不问出身和职务,这被梁克玮医生视为医者的基本操守。多年来,他用仁爱之心去对待每一个患者,这是梁克玮医生始终谨遵之道。梁克玮的话来讲就是,作为医生,要有仁心,施仁术,普济众生。一个真正的好医生,即使从医一辈子,也离不开一个“慎”字。从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中,梁克玮制定方案,为许多情况预判发生情境,更快速与准确的解决患者的问题,甚至用温馨提示或锦囊妙计给患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。造就具有患者感知的精神风貌及专业服务品质。因为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、贴心负责任关心每一位患者,很多患者都与他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,而这些患者带给他的温暖,让他也在大陆也留下了很多的感动,收获了很多的幸福。

医者仁心,无我思想藏心间
宋代范仲淹说:“不为良相,则为良医。”良相良医的共通之处在于,这两种职业都与百姓息息相关,良相从总体上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,医生则从个体上解决人的身心疾病。梁克玮医生常引用药王孙思邈的话:若有疾厄来求者,不得问其贵贱贫富,长幼妍媸,怨亲善友,华夷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亲之想……梁克玮医生说:医生应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、思考和发表言论做出行为,要建立无我的思想,只有建立了无我的思想,才能把许多需求相对淡化,才能更客观的胜任医生的角色。人总是有私心的,这就需要医生有相对完整的哲学思想建立,才能完整的给自己向上的心理暗示,才能给患者予以同理心的关爱。
儒雅医者,人文情怀展风姿干练、温和、亲善,言谈举止中透着医者的儒雅气息,患者就医全程与他沟通无压力,这是梁克玮医生给大家的印象。对待患者,他始终坚持站在患者角度为他们精心治疗。对待同事,他又是一位既宽容又严格的老师,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技术和学术思想。从接诊患者的第一刻起,他从来都是面带微笑,谦和有礼,热情、耐心为患者服务,将患者视如自己的亲人般对待,永远不厌其烦,永远细致入微。在同事当中,他是一位既宽容又严格的老师,宽容在于对待同事和下级的谦逊、尊重、对小事的包容,而在关系医疗的事情上,他是一个极其坚守原则的人。对技术精益求精,对工作兢兢业业,待病人胜似亲人,经他治愈的各类患者不计其数,无论走到哪里,只要提起梁克玮医生,皆无不为人称道。
甘做人梯,两岸文化架桥梁
二十年来,梁克玮医生一直在中医道路上执着前行,从未改变。从学习、跟师、义诊,到现在从事临床工作;在青春时代就追随前辈为两岸交流铺路搭桥,团结两岸中医药界力量,主办和联办多类型中医药论坛,进行中医药文化交流;期间更是致力于培养青年中医药人才,将学习与工作经验做分享,带领团队让中医药走出馆堂,服务社区民众,做中医+健康等工作。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他与医护人员一起,从疫情开始就组织全员扎根社区抗击疫情,坚守在第一线,三年来,还坚持举办道地药材寻根之旅、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、中医药青年创新创业孵化营等两岸交流活动。在国台办交流局和国家中医局支持下,2022年9月揭牌成立“两岸医师联合特色诊疗中心”和“两岸中医药传承交流发展运营中心”,落户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。两个中心为台湾医师提供就业平台,为中医药传承提供培训基地,为台湾中医药专业学生实习提供试点,为民众享受台湾医师优质技术诊疗提供选择。
笔者采访结束时,梁克玮医生表示:面对未来,迎接挑战,今后将认真的看好每一位患者,为他们提供具有台湾品质的优质医疗服务。着力为两岸中医药青年交流融合创造更多机会,凝聚更多力量,树立更多典范,为两岸中医药交流发展探索更多路径。言语之中,信心满怀,一种悬壶济世、矢志岐黄的中医药朴实情怀溢于言表。
儒雅医者,以仁心护佑生命,以杏林之爱联结海峡中医药桥梁,向梁克玮医生致敬!